旷工工资如何计算?


旷工指的是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日没有正当理由且未经过用人单位允许而缺勤的行为。在了解旷工工资怎么计算之前,我们得先明确正常出勤工资的概念。正常出勤工资就是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提供劳动所应获得的报酬。 对于旷工工资的计算,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具体的计算方式。不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同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会在规章制度中对旷工工资的计算方式进行规定。常见的计算方法是,按照旷工的天数来扣除相应的日工资。日工资的计算方式通常是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一般为21.75天)。例如,小李月工资是5000元,他旷工了2天,那么他这2天的旷工工资扣除额就是5000÷21.75×2 ≈ 459.77元。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是合法制定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且,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没有经过合法程序制定,或者没有进行公示、告知劳动者,那么该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不具有约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