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罪犯?
我不太理解,明明未成年人犯罪也造成了伤害,可法律却要保护他们。我身边就发生过未成年人犯罪的事,受害者很痛苦,可犯罪的未成年人受到的处罚感觉很轻。我想知道法律这么做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展开


法律对未成年罪犯的保护,是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的长远利益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的。 首先,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认知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往往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和诱惑,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可能并不完全清楚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就明确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宗旨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法律对于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怀和保护。 其次,从教育和矫正的角度来看,未成年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未成年罪犯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能够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会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采取适合他们的方式进行处理,比如设立专门的少年法庭等。 再者,保护未成年罪犯也是为了预防犯罪的再次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对未成年罪犯一味地进行严厉惩罚,可能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他们的改造和成长,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再次犯罪。通过适当的保护和教育措施,可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最后,这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强调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与国际趋势是相符的,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