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立案后公安为什么会放人?
我被诈骗后去报案,警方也立案了,可没几天就把嫌疑人放了。我特别不理解,立案不就是说明对方犯罪了吗,为啥还能把人放出来呢?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这是怎么回事,公安这么做合理吗?
展开


在诈骗罪立案后,公安有时会出现放人的情况,这可能基于多种法律情形和规定。 首先,我们要明确刑事拘留的概念。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不过,它有严格的期限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如果在这个期限内,公安机关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诈骗犯罪,或者不符合逮捕条件,就应当释放犯罪嫌疑人。 其次,关于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可以取保候审。第七十四条也规定了监视居住的情形。当犯罪嫌疑人符合这些条件时,公安机关可以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措施,也就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会被释放,但需要遵守相关规定。 最后,如果经过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并没有实施诈骗行为,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应当撤销案件,释放犯罪嫌疑人。所以,诈骗罪立案后公安放人,可能是基于证据不足、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条件,或者不构成犯罪等原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