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加税都是按不含税价除以税率?
我在处理一些财务税务问题时,发现现在加税的计算方式大多是按不含税价除以税率。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以前好像不是这样的,这种计算方式有什么依据吗?它和其他计算方式相比有什么好处呢?
展开


在税收计算里,加税时按不含税价除以税率这种情况,其实涉及到含税价、不含税价以及税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明确几个概念。不含税价就是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包含需要缴纳的税款;含税价则是商品价格加上税款之后的总金额;税率就是计算税款时依据的比例。 当已知含税价和税率,要算出不含税价时,就会用到用含税价除以(1 + 税率)的公式。这是因为含税价等于不含税价加上税款,而税款又等于不含税价乘以税率。设不含税价为x,税率为r,含税价为y,那么就有y = x + x * r = x * (1 + r),所以x = y / (1 + r) 。例如,一件商品含税价是113元,税率是13%,那么不含税价就是113÷(1 + 13%) = 100元。 而按不含税价除以税率这种说法不太准确,通常是不含税价乘以税率来计算应纳税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 = 销售额×税率,这里的销售额指的就是不含税销售额。所以,正确的加税计算通常是用不含税价乘以税率得出税额,再加上不含税价得到含税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