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和继承法哪个优先适用?
我家里老人去世了,留下了一份遗嘱,但在处理遗产的时候,家里人对是按遗嘱来,还是按继承法里的规定来有争议。我想知道在法律上,遗嘱和继承法到底谁优先呢?
展开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遗嘱和继承法相关规定在适用时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而继承法,现在已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所涵盖,它是调整因自然人的死亡而发生的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这就表明了在遗产继承的顺序上,遗嘱继承是优先于法定继承的。法定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也就是继承法里的一般性规定。 当存在合法有效的遗嘱时,遗嘱所指定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将按照遗嘱的内容来获得相应的遗产。这体现了法律对被继承人意愿的尊重,因为遗嘱是被继承人对自己财产进行处分的真实意思表示。只有在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无效的情况下,才会按照继承法中法定继承的规定来处理遗产。例如,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达,并且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如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等。如果遗嘱不符合这些形式要件,就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此时就需要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遗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遗嘱优先于继承法中的法定继承规定适用,但前提是遗嘱合法有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