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了还会被判刑吗
我和别人发生了冲突,导致对方受了点伤,现在我们打算调解解决这件事。但我心里还是有点担心,不知道调解之后我还会不会被判刑,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这种情况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中,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而判刑则是指法院依据法律给犯罪人以刑事处罚。那么调解了是否还会被判刑,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是在民事案件中,根本不存在判刑的问题。因为民事案件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在这类案件中,调解成功后,双方会达成调解协议,按照协议履行各自的义务,案件也就了结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一旦调解协议生效,就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要遵守。 然而,在刑事案件里,情况就相对复杂一些。如果犯罪情节轻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调解后有可能不被判刑或者从轻判刑。 但如果犯罪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大,即使双方进行了调解,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作出了赔偿并取得了谅解,也还是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判刑。因为刑事犯罪不仅侵犯了被害人的个人权益,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例如一些严重的暴力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等,法律不会因为双方调解就免除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所以,调解并不必然导致不判刑,具体要根据案件的性质、情节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