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立案后主动退款取保候审还会坐牢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取保候审则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罪立案后主动退款并办理了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坐牢。取保候审只是一种暂时的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终结。最终是否会坐牢,要根据法院的判决来确定。 主动退款是一个可以从轻处罚的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四)被害人谅解的;(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过,如果诈骗的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即使主动退款并取保候审,法院还是可能会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例如,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给被害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即使退还了款项,也不能完全消除其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会被判处坐牢。所以,最终是否会坐牢要综合全案的具体情况,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进行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