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一定会判死刑立即执行吗
最近了解到一些关于故意杀人案件的信息,自己对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太清楚,想知道要是有人故意杀人了,是不是肯定就会被判处死刑然后马上执行呢?想具体了解下这中间的法律判定标准。
展开


故意杀人并不一定会判死刑立即执行。 首先来解释下故意杀人罪,简单说就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说明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有多种情况,不是必然判处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还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在实际判定中,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犯罪动机,如果是出于图财、奸淫、报复等卑劣动机杀人,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杀人,在量刑上会有区别,后者在适用死刑判决时会更审慎。还有犯罪手段,使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步肢解等极端残忍手段杀人,相较于普通手段,更可能被判处重刑。另外,犯罪者若有主动投案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等法定或酌定的从轻处罚情节,也可能避免被立即执行死刑 。总之,对于故意杀人是否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全面综合考量。 相关概念: 法定从轻处罚情节: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像自首、立功等。 酌定从轻处罚情节:是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自由裁量的,可以从轻处罚的情节,比如犯罪情节比较轻微、犯罪后的态度较好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