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量刑建议和法院最终判决会存在差距吗?


检察院量刑建议和法院最终判决之间是可能存在差距的,但通常差距不会太大。 首先来说说检察院量刑建议,它是检察院基于对案件事实和法律的评估,对被告人应判处的刑罚提出的一种建议。检察院会依据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材料,综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悔罪表现等因素来提出量刑建议 。 而法院最终判决,是法院对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最终认定,包括定罪和量刑两部分。法院在量刑时,除了考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外,还会根据庭审中查明的事实、证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量刑情节等因素,独立作出量刑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存在一些除外情形: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当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若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证据充分、犯罪事实清楚,检察院量刑建议和法院最终判决一般差距较小,因为两家司法机关适用的法律是一样的,对案件的考量也比较准确。但如果出现法院认为检察院量刑建议偏轻或偏重、庭审中有新证据或新情况出现、法院和检察院对量刑情节的认定不同等情况,就可能导致两者出现差距。 相关概念: 量刑建议: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应当判处的刑罚种类、刑期、罚金数额等提出的建议性意见,供法院在审判时参考。 最终判决:法院对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最终认定,包括定罪和量刑两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