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后嫌疑人会知道吗?
我遇到一个事儿,警方对某个案子立案了,我怀疑自己可能是嫌疑人。我特别想知道,立案之后,我会不会马上就被通知知道这个事儿呢?是立案就会通知,还是在后续调查的某个阶段才会让我知晓呢?
展开


立案后嫌疑人是否会知道,要分不同情况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白立案的概念。立案其实就是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司法机关立案并不需要专门告知嫌疑人。在很多情况下,立案是司法机关内部的一个程序启动动作,目的是开展后续的调查工作。在立案初期,为了保证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嫌疑人毁灭证据、串供或者逃跑等情况发生,司法机关通常不会立即让嫌疑人知晓案件已经立案。 不过,随着侦查工作的推进,当司法机关掌握了一定的证据,需要对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比如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逮捕时,就会按照法定程序通知嫌疑人。例如,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另外,如果是传唤嫌疑人到案接受讯问,也会按照规定告知嫌疑人相关情况。所以,立案后嫌疑人不一定马上知道,但随着司法程序的推进,在采取相应措施时,嫌疑人一般就会知晓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