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帮人打工卖药,若卖的是假药会犯罪吗?

我现在在帮人打工卖药,最近听说这些药有可能是假药。我心里很慌,就怕自己一不小心惹上官司。我只是个打工的,也不知道这些药是真是假。我想知道,要是这些药真的是假药,我会不会犯罪啊?
展开 view-more
  • #假药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帮人打工卖药的过程中,如果所卖的药是假药,是否构成犯罪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假药”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三)变质的药品;(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接下来分析是否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对于帮人打工卖假药的情况,关键在于打工者主观上是否明知是假药而进行销售。如果打工者确实不知道所卖的是假药,那么通常不构成犯罪。因为犯罪的认定一般要求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例如,打工者只是按照老板的安排进行卖药工作,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药品可能是假药的提示,也没有明显迹象表明药品存在问题,这种情况下可能不构成犯罪。 然而,如果打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卖的是假药,仍然继续销售,那就可能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当知道”是指根据一些客观情况,一般人能够推断出药品是假药。比如,药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正常价格、药品包装粗糙有明显瑕疵、老板的行为可疑等情况,打工者在这些情况下还继续卖药,就可能被认定为应当知道是假药。 如果被认定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打工者作为从犯,在量刑上会根据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总之,帮人打工卖假药是否犯罪,要综合考虑打工者对假药的认知情况以及在销售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