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需要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机
(一)法规规定的时间范围 患者或其家属在发现可能存在的医疗事故后,应在一定期限内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般来说,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其家属有权在事故或不良后果发生后的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申请。对于病员死亡的情况,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及时申请鉴定。
(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例如,某患者在2023年5月进行了一次手术,术后出现了严重的感染等不良后果。那么从2023年5月开始算,在2024年5月之前,患者及其家属都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可能会面临鉴定申请不被受理的风险。再如,若患者因医疗行为死亡,家属在收到尸检报告单后,就应尽快考虑是否申请鉴定,若拖延时间过长,一些关键证据可能会灭失,不利于鉴定的准确性。
二、2024年医疗事故鉴定的地点选择
(一)卫生行政部门移交的鉴定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例如,某医院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医疗过失行为,患者家属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要求处理,卫生行政部门经审查认为需要鉴定的,就会将该案件移交至相应的医学会进行鉴定。
(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的鉴定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比如,医患双方在协商过程中,都认为有必要通过鉴定来明确责任,那么双方可以共同选择一家有资质的医学会进行委托鉴定。
三、医疗事故鉴定的具体流程及时间安排
(一)材料提交阶段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
(二)鉴定组织及出具报告阶段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也就是说如果是现在申请鉴定,医学会正式受理后60日内应该拿到鉴定书。
四、实用的法律建议
(一)及时保留证据 患者及其家属在发现可能存在医疗事故后,要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药品清单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的鉴定和维权非常重要。例如,在上述手术感染的案例中,患者应妥善保管好手术前后的所有病历资料,以便在鉴定时能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理性选择鉴定途径 医患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还是共同委托鉴定。如果双方能够协商一致,共同委托鉴定可能会使鉴定过程更加顺利。
(三)积极配合鉴定工作 在鉴定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积极配合医学会的工作,按照要求提交材料和参加鉴定程序。如果一方不配合,可能会影响鉴定的进度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