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解析

  • #医疗纠纷
  • #举证责任
  • #医疗损害
  • #法律建议
  • #实际案例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医疗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法律问题。本文将详细解析相关法律条文规定,结合实际案例阐释不同主体的举证责任,为读者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其在面对医疗纠纷时明晰举证要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各类纠纷案件中,医疗纠纷案件因其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复杂,举证责任的分配往往成为案件处理的关键和难点。了解医疗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一、举证责任的法律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明确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这一原则是确定举证责任的基本准则。然而,医疗纠纷案件具有特殊性,单一地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分配举证责任,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因为患者作为医疗行为的接受者,往往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和获取证据的能力,很难证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以及诊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为了平衡医患双方在举证能力上的差异,我国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医疗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作出了特别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患者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证据。患者无法提交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依法提出医疗损害鉴定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也就是说,在医疗纠纷案件中,患者需要对自己在医疗机构就诊以及受到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而对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诊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患者可以通过申请医疗损害鉴定来完成举证。

二、实际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具体说明医疗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案例详情:患者李某因腹痛到某医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为阑尾炎,并进行了阑尾切除手术。术后,李某出现了严重的腹腔感染,经多次治疗仍未痊愈,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李某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了自己的损害后果,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

举证过程:在诉讼过程中,李某首先向法院提交了自己在该医院就诊的病历、诊断证明、缴费凭证等证据,证明自己在该医院接受了诊疗服务以及受到了损害的事实。这部分证据是李某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然而,对于医院及其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诊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李某由于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无法自行提供证据。于是,李某向法院申请了医疗损害鉴定。法院依法委托了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机构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导致了李某术后腹腔感染,医院的诊疗行为与李某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案件结果:最终,法院根据鉴定结论,认定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应当对李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

三、实用法律建议

对于患者一方来说:

  1. 及时收集和保存证据。在就医过程中,要妥善保管好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缴费凭证等相关资料,这些都是证明自己在医疗机构就诊以及受到损害的重要证据。
  2. 必要时申请医疗损害鉴定。如果患者认为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且自己无法提供相关证据时,应当及时向法院申请医疗损害鉴定,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来完成举证。
  3. 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医疗纠纷案件涉及到复杂的医学知识和法律问题,患者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指导患者收集证据、进行诉讼等。

对于医疗机构一方来说:

  1. 规范诊疗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规范诊疗行为,避免因自身过错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2. 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病历资料是医疗纠纷案件中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医疗机构应当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确保病历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积极配合鉴定和诉讼。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医疗机构应当积极配合患者的鉴定申请和法院的诉讼程序,提供必要的证据和资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医疗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患者和医疗机构都应当了解自己的举证责任,积极收集和保存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