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品房公摊面积

  • #公摊面积
  • #商品房
  • #购房纠纷
  • #法律规定
  • #权益维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商品房公摊面积涉及众多购房者的切身利益,是房屋买卖中易引发纠纷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公摊面积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问题所在,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其中法律要点。

一、商品房公摊面积的概念及范围

商品房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能够公用的建筑面积。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其范围通常包括电梯面积、楼梯间、地下室等公共区域。例如,在一个普通的高层住宅小区,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都是属于公摊面积的范畴。

二、相关法律条文和规定

目前,我国关于商品房公摊面积并没有专门的、详细的法律条文。不过,在一些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有涉及。比如,《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规定,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套内建筑面积部分为独立产权,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部分为共有产权,买受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三、实际案例引发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公摊面积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例如,某购房者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合同中约定的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其中套内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公摊面积为20平方米。交房后,购房者发现小区的公共区域如电梯间、走廊等面积与其他类似小区相比明显偏小,感觉自己分摊的面积不合理。但开发商却以各种理由辩称符合相关规定,导致购房者权益受损。

又如,一些开发商在计算公摊面积时,将不属于公摊范围的部分,如地下室的部分储物间等也计算在内,增加了购房者的购房成本。

四、法律建议

对于购房者来说,首先,在签订购房合同前,要仔细查看合同中关于公摊面积的条款,明确公摊面积的具体范围、计算方式等内容。如果对条款有疑问,要及时向开发商咨询并要求其作出明确解释。

其次,在收房时,要实地查看公共区域的实际情况,与合同约定进行核对。如果发现公摊面积存在问题,要及时与开发商沟通协商,要求其作出合理说明和解决方案。

对于开发商来说,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计算和公示公摊面积,确保购房者的知情权。在销售过程中,要向购房者详细说明公摊面积的构成和计算方法,避免因信息不透明引发纠纷。

总之,商品房公摊面积问题涉及到购房者和开发商的切身利益,需要双方共同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切实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