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饲养动物致人受伤该如何赔偿?


当饲养动物致人受伤时,涉及到的赔偿问题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首先,明确法律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只要饲养的动物导致他人受伤,饲养人或管理人要负责赔偿。比如,小明被邻居家的猫抓伤,正常来说邻居作为猫的饲养人就需要承担责任。但如果是小明故意去逗弄猫,导致被抓伤,邻居就有可能不承担或者减轻赔偿责任。 其次,赔偿范围的确定。赔偿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这些费用。假如小张被狗咬伤后,去医院治疗花费了医药费、挂号费等,这些都属于医疗费范畴,是可以要求动物饲养人赔偿的。如果小张因为受伤不能正常工作,耽误工作的这段时间减少的收入,饲养人也需要赔偿。 对于造成残疾的情况,根据上述民法典条文,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比如,小李被大型犬扑倒导致腿部残疾,需要安装假肢,那么假肢的费用以及根据残疾程度计算的残疾赔偿金,饲养人都要承担。 此外,精神损害赔偿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被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如果饲养动物致人受伤,给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创伤,如留下心理阴影、患上精神疾病等,受害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比如,儿童被恶犬攻击后,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恐惧,晚上经常做噩梦,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在赔偿的具体操作上,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受害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费用清单、误工证明等,来证明自己的损失和动物伤人的事实。 总之,在2024年饲养动物致人受伤的赔偿问题上,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害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合理主张自己的赔偿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