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故意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故意放火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2024年故意放火罪的立案标准。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故意放火罪。故意放火罪,指的是故意放火烧毁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里强调“故意”,就是说犯罪人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实施放火行为,而不是因为疏忽或者意外导致的火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于故意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会予以立案。其一,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放火的行为,并且该行为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现实危险,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应当立案追究。比如,在人员密集的商场附近故意放火,虽然及时被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但这种行为已经对公共安全构成了威胁,就可以以故意放火罪立案。 其二,如果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后果,如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毫无疑问是要立案的。这里的公私财产损失,一般是指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等情形。 其三,对于那些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即使没有明确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额标准,但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放火的地点、时间、火势大小等因素综合判断,认为其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也会予以立案。例如,在居民楼内故意放火,虽然火势不大很快被扑灭,但该行为对楼内众多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同样构成故意放火罪。 总之,故意放火罪的立案主要是看行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以及是否造成了相应的后果。如果遇到疑似故意放火的情况,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