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事诈骗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


在了解2024年民事诈骗案件立案标准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民事诈骗和刑事诈骗的区别。民事诈骗更多是在民事活动中,一方通过欺骗手段使另一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订立合同等行为,本质上还是民事纠纷;而刑事诈骗则是一种犯罪行为,达到一定标准要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刑事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就达到了刑事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不过,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而对于民事诈骗,它没有像刑事诈骗那样明确的“立案标准”。因为民事诈骗引发的纠纷通常是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在民事诉讼中,只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的起诉条件,法院就会受理案件。这些条件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只要你认为自己因为对方的诈骗行为遭受了损失,有明确的被告,能说明具体的情况和你的诉求,并且这个案件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法院就会立案审理。 在遇到疑似诈骗的情况时,如果涉及金额较大,达到当地刑事诈骗立案标准,你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处理;如果金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或者你更倾向于通过民事途径解决,你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