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证期间债权债务的转让规定是怎样的?


在了解2024年保证期间债权债务转让规定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基本概念。债权转让,简单来说就是债权人把自己的债权转给别人;债务转让则是债务人把自己的债务转移给他人。保证期间是保证合同当事人约定或者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 关于债权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六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未通知保证人的,该转让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禁止债权转让,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转让债权的,保证人对受让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也就是说,债权人转让债权时,有义务通知保证人,不然保证人可以不向新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人和债权人有禁止转让的约定,那么债权人必须经过保证人书面同意才能转让,否则保证人就不用对新债权人负责了。 再看债务转让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七条,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债权人和保证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三人加入债务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受影响。这意味着,债务人要转让债务,必须经过保证人书面同意,不然对于转让出去的那部分债务,保证人就没有保证责任了。不过要是有第三人加入债务,保证人的责任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此外,对于债权债务的部分转让,保证责任的承担也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当债权部分转让时,保证人还是要按照原来的保证合同,在保证范围内对新的债权人和原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当债务部分转让时,对于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的那部分债务,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在保证期间内进行债权债务转让,相关当事人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操作。债权人转让债权要及时通知保证人,债务人转让债务要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这样才能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