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提存标的物的规定有哪些?


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的制度。下面为你详细介绍2024年关于提存标的物的规定。 首先是提存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二)债权人下落不明;(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果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 接着是提存的程序。债务人应向提存机关提出申请,申请书应载明提存的原因、标的物的名称、种类、数量以及债权人的基本情况等内容。提存机关会对债务人的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提存条件的,提存机关会予以受理并进行提存。债务人在提存后,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监护人、财产代管人。 然后是提存后标的物的归属和风险承担问题。提存成立的,视为债务人在其提存范围内已经交付标的物。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但是,债权人未履行对债务人的到期债务,或者债权人向提存部门书面表示放弃领取提存物权利的,债务人负担提存费用后有权取回提存物。 总之,了解提存标的物的相关规定,对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交付困难的债务人以及享有权利的债权人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当事人正确处理相关事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