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是否会被开除公职?
我在单位工作,最近听说有同事滥用职权。我很担心这种行为的后果,如果真的滥用职权了,是不是一定会被开除公职啊?我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滥用职权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公职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来行使权力,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没做好该做的事。 关于滥用职权是否会被开除公职,这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如果公职人员滥用职权的行为构成犯罪,并且符合上述情形,那么就会被开除公职。 然而,如果滥用职权的行为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一)滥用职权,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侵害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也就是说,对于情节较轻的滥用职权行为,可能会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等处分,并非一定会开除公职。 综上所述,滥用职权不一定会被开除公职,要根据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是否构成犯罪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对于公职人员而言,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行使权力,避免出现滥用职权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