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事故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有什么区别?
我前段时间骑电动车和一辆汽车发生了碰撞,不太清楚在这种事故里,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处理起来有啥不一样。想知道责任认定、赔偿标准这些方面,两者有什么区别,希望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事故处理中,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存在多方面区别。 首先,从责任认定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而如果是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则通常按照双方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其次,在赔偿能力方面,机动车一般都购买了交强险,甚至很多还购买了商业三者险。发生事故后,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予以赔偿。而非机动车大多没有保险,一旦发生事故,赔偿往往要依靠个人的经济能力。 再者,在事故处理流程上也有不同。机动车发生事故后,通常需要进行车辆的检验、鉴定等程序,以确定车辆的安全性能、碰撞痕迹等情况。而非机动车一般相对简单,除非涉及到严重的人身伤亡或者对车辆性能有争议等特殊情况,一般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检验、鉴定。 最后,在处罚方面,机动车驾驶员如果违反交通法规,可能会面临扣分、罚款、暂扣或吊销驾驶证等处罚。而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交通法规,一般处罚相对较轻,多为警告或者小额罚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