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行为可以被视为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

我参与了一个项目投标,过程中感觉招标人的有些做法不太对劲,怀疑存在和其他投标人串通投标的情况。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哪些行为能被认定是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这样我也好判断自己遇到的情况是不是有问题。
展开 view-more
  • #串通投标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招投标活动中,明确哪些行为可视为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十分重要。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首先,串通投标是指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或者投标人与投标人之间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标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招标人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对视为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情形作出了明确规定。第一种情形是,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这就好比一场比赛,在比赛开始前,裁判提前把对手的策略告诉了某一方,这显然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按照法律规定,招标人有义务对投标文件进行保密,在开标前不能私自开启。第二种情形是,招标人直接或者间接向投标人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标底是招标人对项目预算的一个预期价格,评标委员会成员的信息则关系到评标过程的公正性。如果这些信息被泄露,投标人就可能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投标策略,从而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第三种情形是,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招标人本应保持中立,让投标人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实力进行报价。若招标人进行这种暗示,就会干扰正常的投标报价机制。第四种情形是,招标人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投标文件是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的,应该反映投标人的真实意愿。招标人授意修改,就可能导致投标文件不能真实反映投标人的情况,破坏了投标的公正性。第五种情形是,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中标提供方便。这种行为直接损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利益,破坏了招投标的公平性。第六种情形是,招标人与投标人为谋求特定投标人中标而采取的其他串通行为。这是一个兜底条款,涵盖了除上述明确列举情形之外的其他不正当串通行为。总之,这些法律规定旨在维护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保障所有参与方的合法权益。对于参与招投标的各方来说,都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