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行为具体包括哪些?

我家里老人去世了,最近发现有人在网络上恶意诋毁老人,说一些没有根据的坏话。我想知道像这种情况是不是侵犯了死者人格利益,法律上规定的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行为具体有哪些呢?
展开 view-more
  • #死者人格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死者的人格利益同样受到保护。那么,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行为具体涵盖哪些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死者人格利益的概念。简单来说,死者虽然已经去世,但其生前的名誉、荣誉、姓名、肖像等方面所代表的权益依然存在,这些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还与死者的近亲属的精神利益相关联。法律之所以保护死者的人格利益,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以及死者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关于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条文明确了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范围。 具体而言,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其一,侮辱行为。侮辱是指以言语、文字或行为等方式,公然贬低死者的人格,损害其名誉。例如,在公众场合对死者进行辱骂,或者在网络上发布侮辱性的言论等。其二,诽谤行为。诽谤是指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并加以散布,损害死者名誉的行为。比如,编造死者生前有违法犯罪行为等虚假信息,并在社会上传播。其三,非法利用死者肖像。未经死者近亲属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死者的肖像,如将死者肖像用于商业广告等,就属于侵犯死者肖像利益的行为。其四,非法披露死者隐私。隐私是指死者不愿意公开的个人信息和生活秘密。如果有人未经允许,擅自披露死者的隐私,如公布死者的病历、私人信件等,也构成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侵犯。 当死者的人格利益受到侵犯时,其近亲属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民事责任。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维护死者的尊严和名誉,也是为了保护近亲属的精神利益,促进社会的文明和法治建设。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