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是否需要立案?
我有个行政案件,一审二审都败诉了,现在打算申请再审。但我不太清楚行政案件再审审查这个环节需不需要立案,想知道具体的规定是怎样的,要是不立案的话那后续程序怎么开展呢?
展开


在行政案件中,再审审查是需要立案的。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行政案件再审审查。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或者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对是否启动再审程序进行审查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看看案件有没有必要重新审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申请再审案件立案程序的规定》第一条,再审申请应当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条件才能进入再审审查程序。而这个受理条件其实就意味着要先立案。第二条规定,申请再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一)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二)对再审判决、裁定提出申请的;(三)在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的。除了这些不予立案的情况,一般符合条件的行政案件再审申请会予以立案审查。 立案对于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启动再审审查程序的第一步,只有立案了,法院才会对再审申请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包括审查原判决、裁定是否存在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等问题。如果不立案,再审审查程序就无法正式开展。所以,当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不服,向法院申请再审时,法院会先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之后才进入正式的再审审查环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