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起诉状的格式要求有哪些?


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所提交的法律文书。了解其格式要求,对于顺利启动行政诉讼程序至关重要。 首先,标题部分,要在首页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行政起诉状”。这明确了文书的性质和用途,就像给文件取了个清晰的名字,让法院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份行政诉讼的起诉状。 接下来是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如果原告是公民,要写清楚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要是原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需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对于被告,要写清楚其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这些信息能准确地确定诉讼的双方主体,确保法律程序能正确地指向相关当事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提起诉讼应当有明确的被告。 然后是诉讼请求。这部分要明确、具体地写出原告希望通过诉讼达到的目的。比如,是请求撤销行政机关的某一具体行政行为,还是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等。诉讼请求必须合理合法,且具有可操作性。 事实与理由部分,要详细陈述行政争议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情况,说明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之处,以及给原告造成的损害。同时,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阐述自己的主张,让法院明白原告的诉求是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这部分也很关键。原告需要列举出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证据,说明证据是怎么来的,如果有证人,要写清楚证人的姓名和住所。《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了证据的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等。 最后是尾部。要写明受诉人民法院的名称,“此致”空两格写,“××××人民法院”另起一行顶格写。然后由起诉人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起诉的年、月、日。这样一份完整的行政起诉状才算符合格式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