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再审立案后会直接出裁定吗?
我有个行政案件申请再审已经立案了,现在心里特别没底,不知道后续流程会怎样。我想了解下,行政再审立案之后是会直接出裁定吗?还是说中间还有其他环节?裁定一般会在多久之内出来呢?
展开


在行政再审程序中,立案后并不一定会直接出裁定。 行政再审立案,意味着法院已经受理了再审申请,开始对案件进行重新审查。这里要先明白几个法律概念。再审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或者当事人基于法定的事实和理由认为有错误,申请人民法院重新进行审理的程序。裁定则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或者执行判决过程中,就程序问题或者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一般来说,法院在行政再审立案后,通常会先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这个审查过程可能包括调阅原审卷宗、询问当事人、组织听证等一系列工作。只有在完成这些审查步骤,法院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有了清晰的判断之后,才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裁定。所以,从再审立案到出裁定之间,往往会有一个审查的过程,并非立案后就直接出裁定。至于裁定作出的时间,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如果案件情况较为简单,事实清楚,法院可能会相对较快地作出裁定;但如果案件复杂,涉及的问题较多,审查时间就会相应延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