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立案有哪些须知?


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立案是在法院判决生效后,败诉方不履行义务时,胜诉方通过法定程序要求法院强制对方履行义务的重要环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立案的相关须知。 首先是申请主体。能够申请强制执行的主体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简单来说,如果判决书里确定您是拿到钱或者获得其他权益的一方,您就是权利人,可以去申请。要是权利人去世了,他的继承人也能来申请;或者权利人把权利转让给了别人,那权利承受人也有资格申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是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重要程序。 接着是申请材料。一般需要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在申请书中要写清楚申请人和被执行人的基本信息,像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还要说明申请执行的事项和理由,也就是对方具体哪里没履行判决。同时,要附上生效法律文书的副本,比如判决书、裁定书等,这是执行的依据。另外,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也必不可少,如果是单位申请,还得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和授权委托书。 关于申请的时间。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这个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超过这个时间再去申请,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利情况。 然后是管辖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所以要弄清楚该向哪个法院提出申请。 最后是立案审查。法院在收到申请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如果材料齐全、符合条件,就会予以立案;要是材料不完整,法院会通知申请人补充材料。立案后,法院就会开始强制执行程序,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等措施,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立案需要了解清楚各个方面的须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办理,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