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调解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
我和别人有个纠纷,经过仲裁调解达成了协议,但我担心对方之后不履行。我想知道,这个仲裁调解的结果有没有强制执行力呢?要是对方不按调解结果做,我能怎么办?
展开


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机构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自愿协商,达成协议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仲裁的过程中,通过双方让步和协商,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关于仲裁调解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也就是说,一旦仲裁调解达成并制作成调解书或裁决书后,就具有了和法院判决书一样的强制执行力。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程序,采取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措施,以保证仲裁调解协议得到执行。这为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