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调解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最近参与了一起仲裁,仲裁机构给出了调解书。我不太确定这个仲裁调解书有没有法律效力,它能像法院判决书那样具有强制执行力吗?如果一方不履行,我该怎么办呢?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仲裁调解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仲裁调解书的概念。仲裁调解书是在仲裁过程中,由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的法律文书。简单来说,就是在仲裁这个解决纠纷的程序里,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仲裁庭把这个意见形成书面的文件,这就是仲裁调解书。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这意味着一旦双方签收了仲裁调解书,它就和生效的法院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它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双方都必须按照调解书里规定的内容去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能随意反悔。如果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据调解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一方面,仲裁调解书也终结了仲裁程序。也就是说,这个纠纷通过仲裁调解的方式得到了解决,双方不能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所以,当您拿到仲裁调解书并且双方都签收后,它就具有了实实在在的法律效力,您可以放心依据它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