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调解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我之前和对方有纠纷,选择了仲裁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现在调解结果出来了,但对方好像不太愿意履行。 我就想知道,这个仲裁调解到底有没有法律约束力呢?要是对方不遵守,我该怎么办?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仲裁调解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下面来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仲裁调解是在仲裁过程中,由仲裁庭主持,双方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制作调解书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它和普通的私下和解不同,是借助了仲裁机构的力量,经过法定程序达成的调解。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这就意味着一旦双方签收了仲裁调解书,就相当于认可了调解的内容,并且要受到其约束。
从法律效力的具体体现来说,具有法律约束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双方当事人而言,他们必须按照调解书所确定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依据调解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一方面,仲裁调解书生效后,该纠纷就得到了终局性的解决,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所以,在你遇到的这种情况中,如果对方不履行已经签收的仲裁调解书,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你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