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吗

我和别人有点纠纷,当时约定好了走仲裁流程。现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已经出来了,可对方好像不太想按裁决执行。我就想知道,这个裁决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啊?要是对方不履行,我该咋办?
展开 view-more
  • #仲裁裁决
  • #法律效力
  • #一裁终局
  • #强制履行
  • #仲裁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谓法律效力,简单来说,就是这个裁决在法律上是被认可和支持的,对参与仲裁的双方都有约束作用。 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就发生法律效力。这意味着一旦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这个结果就定下来了。 它的效力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当事人不能就已经裁决的事项再次申请仲裁,也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这就是“一事不再理”原则,避免对同一个纠纷反复处理。其次,仲裁机构也不能随意去改变已经生效的仲裁裁决。最重要的是,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所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会执行该裁决。 比如在合同纠纷中,双方约定了仲裁条款,经过仲裁后,仲裁委员会作出一方需要支付另一方一定金额款项的裁决,那么该方就必须履行支付义务,如果不履行,另一方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相关概念: 一裁终局:指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的裁决是终局的,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后续不能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起诉。 强制执行:指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由法院通过强制手段要求对方履行义务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