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执行,那应该怎么办呢?
我这边通过仲裁解决了一起纠纷,裁决结果也下来了,但对方就是不按照裁决去执行。我现在很困惑,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想了解下具体有哪些合法有效的办法可以让对方执行仲裁结果。
展开


当遇到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执行的情况,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尝试与被执行人进行严肃地交涉。仲裁结果公布后,如果对方不执行仲裁,可以向其提出严肃的抗议,要求其积极配合执行仲裁结果。也可以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协助进行交涉。此外,还可以请当地的司法人员进行司法调解,由司法人员督促对方依法执行。 如果上述方式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强制执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仲裁裁决必须已经生效。如果是劳动仲裁,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在裁决书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同时,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人民法院可能会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申请强制执行时,一般需要先递交一份书面的强制执行申请书给法院,并提供裁决书的原件等相关材料,且申请执行的内容只能是裁决书里规定的部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