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车是否允许上路?
我的车前段时间出了点事故,维修后感觉还能开,但心里又有点没底,不知道这种事故车到底能不能上路。我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来说,事故车允不允许上路行驶,会不会有什么法律风险?
展开


事故车是否允许上路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确“事故车”的概念。简单来说,事故车就是发生过交通事故的车辆。一般轻微事故,比如只是车辆表面的刮擦、凹陷等,在经过修复且车辆各项安全性能符合上路标准的情况下,是可以上路的。这是因为车辆的核心功能和安全指标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修复后不影响正常行驶和安全。 但是,如果事故比较严重,导致车辆的关键部件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动力系统等受到损坏,且没有经过专业的修复和检测,或者修复后仍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那么这样的事故车是不允许上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如果驾驶这样的事故车上路,不仅对自己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会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危险,同时还违反了法律规定,可能会面临罚款、扣分等处罚。 此外,如果事故车达到了报废标准,那就更不能上路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并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进行拆解处理。驾驶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收缴,强制报废,对驾驶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所以,事故车能否上路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安全技术标准。为了确保安全和遵守法律规定,建议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将车辆送到专业的维修机构进行全面修复和检测,只有在确认车辆符合上路标准后再上路行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