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公民在法律上是否一律平等?

我想了解下,在咱们国家的法律体系里,是不是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呢?我不太清楚这个平等具体是怎么体现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法律平等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公民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的,这是我国法律的一项重要原则。 “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通俗来讲,就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在法律面前都没有特殊待遇。所有人都要遵守同样的法律规定,不能因为某些人的身份特殊就可以不遵守法律,或者得到比别人更特殊的照顾。比如,不管是普通工人、企业老板,还是政府官员,只要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从根本大法的层面确立了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地位。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表明在刑事法律领域,不论犯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职业状况、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在民事法律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这意味着在民事活动中,所有的公民和法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能力,都可以平等地参与民事活动,其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平均。法律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特殊群体给予必要的保护和照顾,比如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这其实也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让这些相对弱势的群体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