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和民法典是一样的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了民法和民法典这两个概念,有点搞不清楚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我想知道这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具体区别在哪里呢?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给我解答一下。
展开


民法和民法典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民法是一个广泛的法律概念,它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来说,民法就像是一个大的法律家族,这个家族里包含了各种各样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定。它不仅仅局限于一部具体的法律文件,还包括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比如在《民法典》颁布之前,我国就有《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这些都属于民法的范畴。 而民法典则是民法体系化、法典化的成果,是按照一定的体例和逻辑,将各项民事法律制度系统编纂在一起形成的一部综合性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它整合了之前多部民事单行法律,涵盖了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多个方面,是我国民事法律规范的集大成者。 从法律依据上看,《民法典》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明确了《民法典》在民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同时,除了《民法典》之外,还有一些特别的民事法律规定也在发挥着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完整的民法体系。所以说,民法典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法的范围要比民法典更为广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