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是否属于机动车范围?
我买了辆电车代步,可最近和别人发生了点小摩擦,对方非说电车是机动车。我就想弄清楚,电车在法律上到底属不属于机动车范围呢?要是属于机动车,那后续处理方式和责任判定肯定和非机动车不一样。所以特别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要判断电车是否属于机动车范围,需要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概念。简单来说,机动车是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而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在我国,《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 - 2018)规定,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具有脚踏骑行能力;二是具有电驱动或/和电助动功能;三是电驱动行驶时,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每小时25公里,电助动行驶时,车速超过每小时25公里,电动机不得提供动力输出;四是装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小于或等于55千克;五是蓄电池标称电压小于或等于48伏;六是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400瓦。 如果电车符合电动自行车的上述标准,那么它就属于非机动车。但要是电车不满足电动自行车的标准,比如设计最高时速超过每小时25公里、整车质量超过55千克等,就很可能会被认定为机动车。对于超标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 - 2017)等规定,它们属于机动车范畴。 所以,判断电车是否为机动车,关键在于看其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如果符合,就是非机动车;不符合,则可能被认定为机动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