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内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所在的公司和部门签了个内部合同,规定完成一定业绩指标有奖励,完不成有惩罚。我有点担心这合同靠不靠谱,想知道这种内部合同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力?会不会只是公司自己定的,没有实际的法律约束。
展开 view-more
  • #合同效力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内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合同的法律效力。简单来说,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就是指合同能够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双方都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一旦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另一方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这表明只要合同的形式符合法律规定,就具备了成为有效合同的基础条件。 对于内部合同而言,判断其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是否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合同双方当事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签订合同的双方要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合同的内容,并且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在公司内部,签订合同的部门和公司都应该是具有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能力的主体。二是合同的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如果内部合同中规定的内容是违法的,比如要求进行偷税漏税等行为,那么这样的合同肯定是无效的。三是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也就是说签订合同的双方是自愿的,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情况。如果是一方被强迫签订的合同,那么该合同的效力就会受到影响。 如果内部合同满足了以上条件,那么它就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就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意味着违约方需要对自己的违约行为负责,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要进行赔偿。 在实际生活中,内部合同的效力问题可能会比较复杂。有时候合同的某些条款可能存在模糊不清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果对内部合同的效力存在争议,双方可以先尝试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等法律途径来解决。在解决争议的过程中,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会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案件事实来判断合同的效力,并做出相应的裁决。总之,判断内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并且要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确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