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工资算夫妻共同财产吗?怎么算?
我和我爱人都有工作,每月都有工资收入。我想了解一下,我们两人的工资是不是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呢?如果算的话,具体是怎么来界定和计算的呀?
展开


在婚姻关系中,双方工资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以及如何计算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下面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也就是说,只要夫妻双方处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各自通过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都算夫妻共同财产。这里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指的是从办理结婚登记开始,到婚姻关系依法解除或一方死亡时为止。 那么,如何计算呢?一般情况下,计算夫妻共同财产中的工资部分,是将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各自实际获得的工资总额相加。需要注意的是,工资不仅包括每月固定发放的基本工资,还涵盖了奖金、津贴、补贴等各类与工作相关的收入。例如,季度奖、年终奖、高温补贴、交通补贴等,只要是在婚姻存续期间获得的,都应纳入夫妻共同财产的范畴进行计算。 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有书面约定,并且约定工资等收入归各自所有,那么就按照约定来处理,工资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种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另外,如果一方在婚前就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了工资支付方式和金额,婚后才实际获得该工资,那么这部分工资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工资是基于婚前的劳动付出获得的,可能会被认定为婚前个人财产;如果是婚后继续付出劳动而获得的后续工资,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总之,在判断双方工资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以及如何计算时,要依据法律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在处理夫妻财产问题上遇到疑问或纠纷,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