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代码和纳税人识别号是否为一回事?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相关事务时,发现文件里提到了社会信用代码和纳税人识别号。我不太清楚这两个号码是不是一样的,担心弄错影响业务办理,想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有什么区别。
展开


社会信用代码和纳税人识别号并非完全是一回事,但存在一定关联。 社会信用代码,是由国家为每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发放的唯一的、终身不变的代码标识。这个代码就像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证号码”,包含了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共18位。它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用于识别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部门按照国家标准为企业、公民等纳税人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前,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和组织机构代码是不同的编码;而在改革后,新设立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纳税人识别号就使用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依据《关于修订纳税人识别号代码标准的公告》,已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其纳税人识别号使用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也就是说,对于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后的企业,社会信用代码和纳税人识别号是同一个号码;但对于未进行“三证合一”改革的企业,纳税人识别号和社会信用代码则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据企业具体的登记情况来判断二者是否一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