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未遂是否构成共犯?


共同犯罪未遂是构成共犯的。下面来详细解释这一结论。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共同犯罪和犯罪未遂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简单来说,就是多个人一起商量好去做一件违法犯罪的事情,大家都有犯罪的故意,并且都参与到了犯罪活动中。而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比如,小偷去偷东西,已经开始动手翻找财物了,但突然被保安发现,导致他没能偷到东西,这就是犯罪未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表明,判断是否构成共犯,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只要各行为人之间有共同实施犯罪的故意,并且为实现犯罪进行了一定的行为,即便犯罪最终没有得逞,也就是处于未遂状态,依然不影响共犯的成立。 从法律逻辑层面来看,共同犯罪强调的是犯罪的整体性和各行为人之间的协作性。在共同犯罪中,各行为人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他们的行为共同指向同一个犯罪目标。虽然最终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实现犯罪结果,但他们的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甲、乙、丙三人合谋抢劫银行,甲负责开车接应,乙和丙进入银行实施抢劫,但在抢劫过程中被警方及时赶到制止,三人都未能抢到财物。在这个案例中,虽然抢劫行为未遂,但甲、乙、丙三人有共同抢劫的故意,并且各自实施了相应的行为,他们构成了共同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共同犯罪未遂的各行为人,会根据他们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分别进行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意味着,对于共同犯罪未遂的情况,法院会考虑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各行为人在犯罪中的作用等因素,在量刑时适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这并不影响对他们构成共犯的认定。 综上所述,共同犯罪未遂是构成共犯的。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打击那些有共同犯罪故意并实施了一定行为的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法治秩序和公共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