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具有不可撤销的效力吗?
我之前做了一份公证,现在有点后悔,想撤销它。但听说公证有不可撤销的效力,我不太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想问问,公证是不是真的不可撤销呀?要是可以撤销,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展开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在一般的认知里,很多人会好奇公证是否具有不可撤销的效力。 从法律规定来看,公证并非绝对不可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这表明,如果公证书存在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情况,那么它是可以被撤销的。例如,在一份房产赠与公证中,若发现赠与人在办理公证时对房产并没有合法的处分权,这种情况下公证书的内容就与事实不符,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复查,公证机构查证属实后会撤销该公证书。 然而,如果公证书不存在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等问题,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真实、合法的事项进行公证的,那么通常来说它具有较高的证明力和稳定性,难以被轻易撤销。比如,经过公证的遗嘱,只要遗嘱内容合法、形式符合法律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一般是不能随意撤销的。要变更或撤销公证遗嘱,也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再次通过公证的方式进行。 所以,公证并不具有绝对不可撤销的效力。其能否撤销取决于公证书是否存在错误以及错误的性质。当公证书存在内容违法或与事实不符等情况时,可依法定程序申请撤销;若公证书合法合规,则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和稳定性,撤销会受到严格限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