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未遂但未造成经济损失,法律上如何认定?
最近接到一个诈骗电话,对方试图骗我转账,但我识破了骗局,没有造成任何经济损失。这种情况在法律上会被认定为诈骗吗?如果报警的话,警方会如何处理?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以及诈骗未遂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展开


在刑法中,诈骗未遂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经济损失,仍然可能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具体到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诈骗未遂的情况,虽然未造成实际损失,但如果诈骗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且具有社会危害性,仍然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警方在接到报案后,会根据具体情况展开调查,收集证据,判断是否构成犯罪。 因此,即使诈骗未遂,也建议及时报警,以便警方能够及时介入,防止诈骗分子继续危害他人。同时,对于诈骗未遂的犯罪分子,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其犯罪情节、未遂原因等因素,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