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犯是否存在未遂的说法?
我想搞清楚在法律上,行为犯到底存不存在未遂的情况。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行为犯这个概念,但对于它有没有未遂的说法不太明白。比如有些行为只要做了就好像构成犯罪了,那还会有未遂情况吗?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在刑法领域,行为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行为犯指的是那些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简单来说,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行为,不论犯罪结果是否发生,都构成犯罪既遂。 然而,关于行为犯是否存在未遂的说法,这在法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有部分观点认为行为犯是存在未遂形态的。行为犯中的行为通常是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行为没有完成到法律所要求的程度,就可能构成未遂。 以脱逃罪为例,这是一种典型的行为犯。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开始实施脱逃行为,但在逃出羁押场所之前就被抓获,那么其脱逃行为就没有完成到法律所要求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认定为脱逃罪的未遂。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表明我国刑法对于犯罪未遂的规定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为犯也不例外。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某些行为犯不存在未遂情况。比如举动犯,它是行为犯的一种特殊类型,只要行为人一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犯罪即告完成并达到既遂状态,不存在未遂的可能。例如传授犯罪方法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不论被传授人是否学会或者是否实施了相应犯罪,都构成犯罪既遂。 综上所述,行为犯在一般情况下是存在未遂形态的,但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为犯,如举动犯,通常不存在未遂情况。判断行为犯是否存在未遂,需要结合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和实际案件情况来综合考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