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查账的技巧有哪些?


审计查账是一项严谨且重要的工作,它旨在通过对账目和相关资料的审查,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审计查账技巧。 首先是顺查法,它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的先后顺序,从原始凭证开始,依次审查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就像是顺着一条路,从起点开始一步步往前走,仔细查看每一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系统,能发现会计核算过程中的所有错误和舞弊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机关有权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进行审计,顺查法有助于审计人员全面审查这些资料。不过,它的缺点是工作量大,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多,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小、会计凭证较少的单位。 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它是从会计报表开始,逆向审查账簿和凭证。就好比先看结果,再去查找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重点突出,能迅速发现问题的线索,提高审计效率。它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大、会计凭证较多的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可以先通过分析会计报表,找出可能存在问题的项目,然后有针对性地审查相关的账簿和凭证。但逆查法也有局限性,如果审计人员的经验不足,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问题。 抽查法是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中抽取一部分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推断总体情况。这就像从一堆苹果中随机挑选几个,通过检查这几个苹果的质量来推断整堆苹果的质量。抽查法可以分为任意抽查法、判断抽查法和统计抽查法。任意抽查法是审计人员随意抽取样本进行审查,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判断抽查法是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抽取样本,它的主观性较强。统计抽查法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确定样本规模和抽取样本,这种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对审计抽样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了规范,审计人员在采用抽查法时需要遵循这些规定。 审阅法是对会计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和审查,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和疑点。审计人员需要审查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包括凭证的日期、金额、签名等是否齐全,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同时,审计人员还需要审查会计账簿的记录是否规范,账账之间、账证之间是否相符。审阅法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 核对法是将会计资料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相互核对,以验证其是否一致。审计人员需要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之间的余额是否相符,核对会计凭证与账簿记录、报表数据是否一致。通过核对法,可以发现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例如,如果总账与明细账的余额不一致,可能存在记账错误或舞弊行为,审计人员需要进一步追查原因。 调节法是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数据的方法。当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时,审计人员可以采用调节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确定企业银行存款的实际余额。调节法有助于审计人员准确核实企业的财务数据。 函证法是审计人员通过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发函,以证实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所反映的情况是否真实、合法的一种方法。审计人员可以向银行函证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向客户函证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等。函证法可以获取外部证据,增强审计证据的可靠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对函证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了规定,审计人员在采用函证法时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