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限是否折抵刑期,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


在探讨取保候审期限是否折抵刑期以及取保候审后是否还会坐牢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首先,关于取保候审期限是否折抵刑期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第四十四条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第四十七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而取保候审并不属于羁押措施,它只是限制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部分人身自由,并非完全剥夺其人身自由。所以,取保候审的期限不能折抵刑期。例如,张三因涉嫌犯罪被取保候审了三个月,之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那么这取保候审的三个月是不能折抵在这一年的有期徒刑中的。 其次,关于取保候审后是否还会坐牢的问题。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也不代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定不会被判刑坐牢。取保候审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措施,案件仍然会继续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如果经过法院审理,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并且判处了实刑(如有期徒刑、拘役等),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需要坐牢。相反,如果法院判决无罪、免予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不需要坐牢。比如李四被取保候审后,最终法院认定他犯罪情节轻微,判处了缓刑,那么李四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相关规定,就不用去坐牢。总之,取保候审后是否坐牢取决于法院的最终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