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律制度有哪些基本原则?
仲裁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仲裁活动始终,对仲裁程序的进行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的准则。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仲裁制度的核心原则。它意味着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简单来说,就是要不要通过仲裁来解决纠纷,完全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就像两个人商量事情,只有双方都愿意坐下来用仲裁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仲裁程序才能启动。这一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独立仲裁原则**
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各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这就好比一个独立的裁判,在裁决纠纷时不会受到外界不必要的干扰,能够依据事实和法律公正地作出裁决。《仲裁法》第八条规定:“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解决纠纷原则**
仲裁庭在仲裁纠纷时,要全面、客观、深入地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曲直。并且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适用法律,公 平合理地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在合同纠纷仲裁中,要依据合同的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来判断双方的责任。《仲裁法》第七条规定:“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一裁终局原则**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说,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就具有终局性,就像比赛的最终结果,不能再轻易更改。这一原则规定在《仲裁法》第九条:“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这些基本原则共同保障了仲裁制度的公正、高效和权威性,在仲裁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有贷款的房子在离婚时要怎么过户呢?
借条债务人名字与身份证不符是否可行?
无证驾驶没事故最低拘留几天?
工伤事故律师如何收费?
公司经营不善辞退员工,工资怎么算赔偿?
没毕业之前交过社保还算应届生吗?
强制执行措施如何解除?
骗弱智人的现金如何定罪?
怎样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别人拿了行驶证有用吗?
路口修路不按导向行驶会扣分吗?
行政复议机关审理哪些行政复议案件?
办理身份证的户口簿必须是户主的吗?
医保注资交易能否用配偶的医保码进行门诊报销?
交通事故第三者险该怎么处理?
刑事诉讼二审的审理范围是什么?
异地可以处理交警队的罚款吗,需要多少钱?
失业金审核不通过后上班还可以缴纳吗?
如何理解真人秀限童令?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