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罪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在我国刑法中,非法集资主要涉及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等罪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非法集资罪常见的行为表现。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其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例如,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这种情况常见于一些房地产项目,开发商打着房产销售的幌子,实则是为了吸收公众的资金,承诺给投资者高额回报,最后可能无法兑现承诺。还有,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有些不法分子会虚构一个公司要上市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假象,吸引公众投资,实际上这些股票或债券根本不存在。此外,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也是常见的表现形式。 集资诈骗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其行为表现往往带有更明显的欺骗性。比如,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犯罪分子通常会虚构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说这个项目能获得高额利润,让投资者心动。他们还可能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像伪造的政府批文、银行资信证明等,来增加自己的可信度,让投资者相信他们的项目是合法合规的。另外,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也是常见手段,他们会拿出伪造的房产证明、车辆证明等,让投资者觉得自己的投资有保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投资项目承诺的回报过高、方式不合理,或者存在上述类似的可疑行为,一定要保持警惕,避免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咨询或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