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时能否保留部分权利?


在法律程序中,上诉是当事人对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的诉讼程序。那么上诉时能否保留部分权利,下面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保留部分权利”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当事人在上诉过程中,对于某些自己享有的权利,不在本次上诉中提出主张,而打算在未来的某个合适时机再去主张。从法律理论和实践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存在一定可行性的。 从诉讼权利的角度出发,当事人享有处分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这意味着当事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通过上诉来主张自己的全部权利,还是只主张部分权利,而将其他权利保留。例如,在一些侵权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可能因为证据收集不充分等原因,对于部分赔偿请求,选择不在本次上诉中提出,而是保留这部分权利,待证据充分后再另行主张。 然而,保留部分权利也需要注意一些限制和风险。一方面,要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果当事人保留的权利超过了诉讼时效,可能会面临对方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进行抗辩,从而导致该权利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 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法院可能会基于案件的整体性和避免重复诉讼等因素,对当事人保留权利的行为进行审查。如果法院认为当事人保留权利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案件审理的不完整性或者增加司法资源的浪费,可能会对当事人进行释明,要求其在本次上诉中一并主张相关权利。 综上所述,上诉时在符合法律规定和不损害司法秩序的前提下,当事人是可以保留部分权利的。但当事人在做出保留权利的决定时,应当充分考虑诉讼时效等法律规定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