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仲裁能够解除劳动关系吗?


申请仲裁是有可能解除劳动关系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纠纷时,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在劳动关系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纠纷,比如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劳动者就可以通过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这意味着,因解除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也就是说,如果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想要解除劳动关系,并且双方对此存在争议,是可以申请仲裁来解决的。 在实践中,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比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为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申请仲裁要求确认解除劳动关系,仲裁机构经审理,若认定用人单位确实存在上述过错,会支持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请求。 反之,如果是用人单位想要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但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违法,劳动者也可以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不过,申请仲裁解除劳动关系也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理由。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都需要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决。 总之,申请仲裁是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但前提是要符合法律规定,并且有相应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