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诉讼期间能否申请强制执行?
我收到了行政处罚,我对此不服就提起了诉讼。现在还在诉讼期间,处罚机关说要申请强制执行。我想知道,在行政处罚诉讼期间,处罚机关真的能申请强制执行吗?
展开


在行政处罚诉讼期间,关于能否申请强制执行,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行政处罚和强制执行的概念。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给予的制裁措施,比如罚款、吊销许可证等。而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在行政处罚诉讼期间,行政机关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这是因为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一经作出,就推定其合法有效,在没有被有权机关撤销之前,具有执行力。但如果出现上述法律规定的四种情形,那么就会裁定停止执行。例如,如果原告申请停止执行,法院经过审查,认为执行该行政处罚会让原告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失,像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等,并且停止执行不会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那么法院就可能裁定停止执行。所以,在行政处罚诉讼期间,大部分情况行政机关能申请强制执行,但存在法定的例外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